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3-05-12

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0203

1.基本情况:

旅游管理专业始建于90年代末,在晋商文化的长期熏陶下,面向山西新能源基地建设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逐步形成了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方面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术型),2010年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目前该专业是省内唯一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4人,省级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本学科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根本,积极吸收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学等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逐步形成了学科交叉明显的研究特色,积累了一些多学科集成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一批特色鲜明且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2.培养目标: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德才兼备,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系统掌握坚实宽厚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基础,完整掌握旅游管理学理论体系,熟练扎实地运用旅游研究方法,准确把握旅游管理学的发展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承担本学科较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对旅游业进行创新管理并进行实证研究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外语阅读旅游管理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较强的外语写作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够适应学习、工作的需要。

3.专业特色:

(1)生态旅游研究。本研究领域以旅游学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针对山地型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从旅游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的视角进行有效的生态旅游调控。

(2)旅游生态评价与景区管理。本研究领域重点研究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开发、旅游影响评价及调控等内容。将地理学、数量生态学方法紧密结合来分析旅游实践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生态旅游理论是本领域的主要特色。在长期研究中,构建了一套衡量旅游对植被影响的评价体系;创新了双向指示种分析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识别了旅游干扰作用下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规律; 创建了旅游生态响应速率的测算方法;构建了生态旅游景区户外环境解说体系;建立了一种测量旅游从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方法。

(3)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本方向侧重研究山西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在多年的旅游实践研究中,积累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关区域旅游合作与开发方面研究成果。提出了山西与周边省份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模式,构建了基于生态视角的山西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创新了山西区域旅游发展的路径和理论。

(4)休闲旅游研究。本方向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明确了休闲产业的内涵、外延和产业属性,提出通过发展休闲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可行路径。阐明了休闲产业发展的规律,基于共生理论建立了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休闲产业研究框架体系,对我国休闲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制度创新来促进休闲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对策。

(5)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研究。本方向运用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重点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征和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系统构建,分析了其相关特征和演化的模式;探索了一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研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6)旅游经济研究。本方向构建了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耦合模型,解析了我国入境旅游与进口贸易耦合关系的时空分异规律;分析了城市中产阶层休闲消费的特点及其行为;构建了旅游饭店绩效管理体系。

4.研究方向:

(1)旅游发展评价与管理

(2)休闲产业与旅游经济

(3)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

(4)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

5.主要课程:

高级管理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旅游研究方法、旅游管理前沿、高级旅游经济研究、旅游发展评价与管理、休闲产业与旅游经济、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

6.就业方向:

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旅游企业。

Baidu
sogou